小班戶外活動中同伴互動
1.幼兒同伴互動行為觀察記錄表怎么填
舉例如下:
一、基本情況
親子班級:XX班 兒童年齡:X歲
兒童總人數及男女人數:總XX人 X男X女
觀察日期:X月X號 活動起止時間:X:00——XX:XX 活動主題:親子閱讀活動
二、觀察記錄內容
XX點 活動主題:
基本流程(和一名男孩的行為變現):
家長表現
孩子表現
教師指導語言:
三、對親子活動的分析評價和感想
西周幼兒園現正火熱招生中,歡迎上我們的官網了解看看
2.小班戶外活動《小松鼠找朋友》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認識和喜歡自己的小朋友,誰能最快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學習短句:《找朋友》的兒歌。 【活動準備】: 1、動物胸卡若干活動前貼于孩子的胸前, 2、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帶領幼兒慢跑一圈,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活動過程】: 1、引導孩子們用各種方式打招呼,如“你們好!你們想不想和我做好朋友?。磕銜趺春退慌笥寻?!————音樂游戲《找朋友》,引導孩子們尋找和自己胸卡一樣的小朋友做朋友。如:佩帶小鴨胸卡的孩子去尋找同樣佩帶小鴨胸卡的孩子,找到后做一些友好的動作,如握手、擁抱、微笑|、嘿,嘿,我們做朋友吧!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和朋友做游戲,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附兒歌: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反思】 《找朋友》這個游戲對幼兒來說,很喜歡,幼兒都能參與到游戲中去,在配合中學習鞏固了兒歌,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更進一步也學會了自己和其他幼兒合作。
3.如何在小班生活活動中構建有效的師幼互動
陳鶴琴先生在創立“活教育”理論時,提出“教師要活”。
所謂“活”,就是指教師在師幼互動中要具備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學手段﹑尋找活的教材、培養活幼兒。并且我認為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態,存在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并對幼兒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因此“怎樣的師幼互動才是積極有效的,才是能發展幼兒的”引發了我的思考。 一、擺脫教條式觀念,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 自古以來人們就提倡尊師,相反的,老師也應該尊重幼兒、愛護幼兒,尊重他們的人格,才能建立和諧、平等、相互信賴的師幼關系。
進而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歸屬感,促進他們與老師、同伴正常交往。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我認為我們必須以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其中,才能縮短與孩子間的距離,進而激發孩子與你互動的愿望。
在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中我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在我班幼兒已經基本掌握內容的情況下,我請幼兒表演這個故事。第一次故事中的人物我全部請幼兒扮演,我幫助幼兒念旁白。
我發現情況不妙,客觀原因可能是剛入園的小班的孩子都不太敢大膽的表達,主觀原因可能是老師沒有加入其中烘托出故事氛圍。等旁白念完后小朋友還是沒什么反映,或者聲音很小。
于是在第二次表演時我就扮演了大灰狼,我用夸張的動作模仿大灰狼,以及用很粗很低沉的聲音模仿那句“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朋友一下子就進入情境中,嚇的連忙說“不開不開”。特別是當大灰狼的尾巴夾住時,我夸張的動作小朋友們覺得自己很厲害,都哈哈大笑。
下面的小朋友都舉手要上來。因此如果老師能以伙伴的身份參與,幼兒會積極的與你展開朋友式互動。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抓住孩子的興趣點 根據小班年齡特點,小班孩子的學習多是以游戲貫穿。孩子們也喜歡在玩中學,如果教師一味照本宣科,相信幼兒也不會按你的思路走下去。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敏銳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努力挖掘隱藏在問題背后的教學理念方面的本質原因,及時調整不適應的教育教學策略,并應用于教育實踐中,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及時捕捉孩子興奮點。
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 在活動“猜猜我是誰”中,我請一名幼兒躲起來,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讓小朋友猜是什么動物的聲音,然后再讓小朋友猜猜誰在模仿小動物的聲音。
一開始我只是讓一名幼兒躲在柜子后面,其余小朋友眼睛閉好,但是我發現很多孩子都會偷看,玩了兩次就不搭理我了。我想可能是沒有給幼兒創設良好的情景,沒有足夠地神秘感。
于是我拿來了一個屏風,這回孩子看不到了,小頭探來探去的很好奇。而我就躲在后面模仿小貓的聲音,當我說:“猜猜我是誰”后,孩子們想了好一會猜出來后都很有成就感。
很多孩子都急著說:“我來我來”。抓住孩子們的這一心理特點,我適當地調整情景,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借助肢體動作,運用富有童趣的語言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注重生動形象和富有感情,尤其是在教學活動中,更需要這樣抑揚頓挫的語言節奏來引起幼兒充分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高昂情緒。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有趣、形象、活潑的語言,特別是再加上一些豐富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和模仿。
在語言活動“點點愛上幼兒園”中,我記得這是小班入園的第二天上的一節課。當時我本以為幼兒的情緒波動比較大,上課效果應該不會太理想。
但是卻出乎意料,當我講到故事中的對話時我把人物的語氣模仿了出來,點點和媽媽的對話區分的很清楚。幼兒聽得很認真,以及故事中點點遇到的幼兒園我都以動作的形式模仿給幼兒看,我發現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就融入情境中。
我問:“點點來幼兒園的路上碰到了哪幾個幼兒園?”幼兒馬上能回答上來。 四、保持一種開放心態,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 《綱要》指出:“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所以就要求我們教師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所謂開放的心態,指的是教師并不要自以為是的幫幼兒想問題,而是要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幼兒,欣賞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在語言活動《落葉》中,當問到“落葉”象什么?小朋友滔滔不絕的說:像下雨、像小鳥飛、像小船,更有孩子說落葉像怪獸來了一樣。我也高興地和孩子們一起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不管孩子們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對落葉的感受,我們首先都應用一種平和的心態接納它,而不應只用傳統的對不對,好不好這一標準去衡量幼兒。教師應建立、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環境,允許幼兒有按自己意愿進行活動的自由與選擇的權利,能使幼兒產生積極活動的欲望,與幼兒形成欣賞式互動。
在語言教學中,注重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走近幼兒的心靈。在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
能走進幼兒的心靈與幼兒交流,便能生成出支持性的互動、欣賞式的互動、朋友式的互動、多角度和多層面等有效的師幼互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
4.如何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和規則意識
游戲對于幼兒之所以魅力無窮, 就是因為幼兒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戲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揮,幼兒自主自愿地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支配控制自己的行為。
讓幼兒自主地游戲,成為游戲的主人,這種觀念已被人們普遍地接受和認同。為了使游戲順利開展并做出成效,教師必須注意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建立和執行規則,培養規則意識。
規則使幼兒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活動有目的性;進而通過規則引導幼兒意識到行為的質量和后果。 游戲是幼兒現實生活的反映。
幼兒在生活中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事物,獲得關于周圍環境與生活的各種印象,他們會把這些印象或經驗帶進他們的游戲中來。幼兒玩滑滑梯的時候,盡管教師總是事前提醒幼兒: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險動作,要從樓梯上去再從滑道下來。
可每次游戲的時候,開始時,幼兒似乎還記得這些規則,時間一長,幼兒就開始犯規,有的從滑道上逆行上去,有的在滑道上一個一個疊坐在一起不滑下去,有的幼兒用手抓住上面的護欄,身體躺在滑道上擺動,嘴里喊著救命!救命?。∧樕狭髀冻鲱H為夸張的表情,護欄邊圍著幾個幼兒正在有條不紊地救人,有的幼兒掉到水里去了,有的幼兒救上來了。教師看到那么多的幼兒擠在一起,走過去制止他們:小朋友,看看誰最聽話,知道怎樣滑滑梯才是對的。
小朋友立即變乖了,停止了原來的活動,排著隊有序地爬上爬下,安靜了許多。教師放心地在一旁觀看。
可沒過幾分鐘,有幾個男孩子又開始了救人活動,有的被怪獸抓住大喊救命! 有的在滑梯上大喊:我是奧特曼,我來救你們。參與救人游戲的孩子越來越多,游戲場上又熱鬧起來。
是制止他們,還是順其自然。不制止?怕他們出事故。
制止他們又于心不忍,幼兒玩得那么投入。游戲中的自主和規則是一對矛盾,如果過分強調規則,勢必把孩子管得太死,孩子就失去了自主發展的機會,失去滿足和快樂感;反過來,過分強調自主,沒有規則的約束,游戲就會顯得雜亂無序,毫無質量和意義。
教師該如何處理游戲中幼兒自主性與規則意識之間的矛盾呢? 一、尊重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自主性 游戲是幼兒基于內在動機的選擇,沒有固定模式的主動參與活動的快樂過程,是幼兒的權利和需要,是幼兒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師要把選擇游戲的權利交給幼兒,讓幼兒玩自己喜歡的游戲,這樣才能使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
靜下心來想一想,成人也喜歡來點刺激的游戲,游樂場里的過山車、快速滑行車,新型運動中的攀巖、懸崖跳水、急流探險都是成人喜歡的驚險活動,一個險字本身就包含著不安全的因素,而冒險后的成功卻往往能帶給人巨大的滿足感。 孩子在游戲中的動作一般來說具有非常規性。
例如幼兒玩滑滑梯,除掉滑滑梯本身帶給幼兒的感受外,幼兒還創造性地設計了一些情節,例如:奧特曼救人、過山車等。幼兒在充分地自主地表現,使游戲情節精彩,內容豐富,當然會令他們流連往返。
因此,幼兒游戲時,教師要把選擇游戲的權利交給幼兒,讓幼兒玩自己喜歡的游戲,這樣才能夠讓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愉快感。 就算是小班的幼兒,也仍然會在游戲活動中反映他們日常生活的片段,扮演他們想象的角色。
但教師總會擔心幼兒不會玩,玩不好,不安全,希望幼兒按教師的意愿重復那些規矩的活動,結果是幼兒在游戲中失去了自主性,時間長了,會束縛幼兒的思維和手腳,表面上看上去聽話乖巧,實際上對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要細致地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內容,表現,看看他們在游戲中做什么,怎么做的;傾聽他們在游戲中談論什么,怎么交流,對積極地部分給予肯定,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選擇,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
注意幼兒在游戲中的愉快體驗。 幼兒在游戲時的動作、語言、情節常常是比較隨意的,甚至是盲目沖動的,特別是小班階段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準則行事,不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使得游戲進行時易發生沖突和過激行為,導致不良后果產生。
例如:前面提到的游戲中,救人的孩子越來越多,集中在窄小的滑梯通道上,容易導致安全事故。如果一味讓幼兒自主自由、隨心所欲,完全忽略規則在幼兒活動中的教育功能,那么幼兒在游戲中根本就自主不起來,同伴間互相干擾,混亂無序,游戲不能順利開展,自然沒有自主性可言。
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制定規則,讓幼兒學習遵守規則,培養規則意識,在有序的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才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注重游戲的指導和評價,培養幼兒的自律性 在我們談論幼兒游戲的自主性的時候,同時有這樣一種誤區,游戲既然是幼兒自己的活動,成人就不因該過多地干預,讓幼兒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好了,只要幼兒高興就行。
事實上游戲就變成了放羊式的一種低水平的游戲,教師在游戲中的作用就無從體現,幼兒在游戲中變得盲目,沒有規則,放任自流,忽略了游戲在幼兒發展中的價值,前面提到的幼兒安全問題就變得突出了。因此,我們要謹慎地界定幼兒地游戲行為,評價幼兒地游戲過程。
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觀察幼兒當前或已有的經驗和能力,需要教師在哪個方面需要什么樣的幫助。培養制定。
5.小班戶外活動教案大全
一、活動內容:背球二、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團結合作水平2.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靈活性三、活動準備:皮球2個、錄音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1.預熱活動播放音樂《健康歌》,讓幼兒根據音樂自由地做身體舒展活動,注意讓幼兒做各個關節的活動。
2.導入游戲《背球》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做一個關于小動物走路的游戲,請一位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
師:看一看,我們是怎樣走路的?(橫著走)那么哪一種小動物是橫著走路呢?(螃蟹)3.與球寶寶共同做游戲活動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出示皮球。讓我們和球寶寶共同做這個游戲好嗎?
師:在游戲之前,請兩個小朋友用背夾上球學一學螃蟹走路,試一試怎樣做球既不掉下又走得快 ?(手拉手,同時用力夾著球,同時邁步,兩個夾球的小朋友不能一個高一個矮。)師:小朋友說得很好,這就要求小朋友在游戲的過程中齊心合力、相互配合,在邁步時小朋友可以喊著口號,這樣就能做到同時邁步,同時停止。
4.老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將幼兒分成兩隊,每兩人一個小組,站在同一條起點線上,以哨聲為準,到達終點后原路返回,交給下一組小朋友,依次進行,最先完成一輪的一隊獲勝,途中皮球掉下來,應放回身體原位繼續前進。
5.游戲開始教師發出指令,幼兒出發。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指導幼兒注意活動安全,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
6.游戲評價游戲結束后,對配合默契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游戲應反復進行。在幼兒熟練游戲后,增加難度,放上障礙物蛇行穿過障礙物。
7.幼兒聽音樂做放松活動。
6.如何在幼兒角色游戲中做好師幼互動
兒童喜歡游戲乃是天性。
因此,游戲符合幼兒的天性,且與他們快樂地生活、健康地成長有著密切聯系,在對幼兒的教學過程中,它能有力促進幼兒身體的、認知的、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而游戲中角色游戲又最具有游戲的典型特征:主動性、趣味性、社會性、虛構性。
它是孩子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這一過程使幼兒的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主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的過程。 一、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及其教育意義 角色游戲是兒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或代替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育活動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從觀察入手,對幼兒的游戲情況作了分析與研究,從中掌握了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幼兒對游戲的內容、情節、角色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但往往是邊游戲邊構思游戲情節,游戲情節簡單,還會隨時變更內容和角色。
實物、形象玩具、半成品、廢舊物品和替代物品等這些游戲材料在使用上不能充分綜合利用。雖已有交往意識,但語言交流簡單,不會用角色語言進行交流和發展情節。
角色游戲對幼兒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在游戲中幼兒是一會兒進去,一會兒出來,樂此不彼。再也沒有比角色游戲更能使幼兒享受快樂的了,他們可以在游戲中像成人一樣無拘無束地展示自己的想象活動,可以在游戲中動腦筋,出主意,淋漓盡致地抒發著自己的情感。
收放玩具有條理,愛護玩具,這些都會轉化為以后對待公物,學習和勞動的態度,這些都是幼兒未來的社會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品質。此外,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扮演、模仿各種角色。
可以培養他們活潑開朗的性格,幫助幼兒認識美丑善惡;一般來說,幼兒比較喜歡扮演成人的角色,游戲時,他們會認真地為“寶寶”穿衣服,照顧“寶寶”的日常生活起居,這對培養幼兒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幼兒有愛心、耐心等良好的品質。達到了寓教與樂的目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效地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幼兒角色游戲中的師幼互動 (1)認真做好角色游戲前的準備工作,培養幼兒參與游戲的主動性。角色游戲的準備是否充分直接決定了幼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象征性。
但是,角色游戲的自發性特點,決定了教師準備工作的復雜性。我認為角色游戲的準備工作須從三方面入手:首先,游戲時間要充分,時間要適宜。
角色游戲需要足夠的時間,否則,幼兒很難進入角色,更談不上創造性的表演了。因此,老師應為幼兒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完整的游戲時間,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自由選擇角色游戲的主題,從容展開游戲活動過程。
其次,游戲地點適宜,材料豐富。角色游戲場所應大小適度。
過大,幼兒難以進入游戲情境,過多地花費時間探究;過小,幼兒行動受到限制,就難以展開游戲情節,易導致游戲的簡單化。游戲材料本身能夠刺激幼兒游戲的欲望,因此,老師應根據游戲的要求結合教育意圖而投入游戲材料,從而使教師準備階段就可預測或調控兒童游戲的類型及其效果。
如:夏季到了,在幼兒認識了水的作用的基礎上,在“娃娃超市”里增加了許多飲料道具,幼兒在游戲時自然就會想到我渴了,需要喝水。第三,注意擴展和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
老師應把一日生活的各個側面作為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的手段,促使幼兒把自己熟悉的生活引入游戲之中,但絕不是對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從而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 (2)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可以模仿,再現他人和同伴的交往過程,從而了解交往方式,積累交往經驗掌握交往技能。在角色游戲中拓展角色之間的相互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擴大幼兒的交往范圍,發展幼兒的交往語言。
如幼兒在開設“小菜場”的游戲時,剛開始只有一個售貨員,售貨員只是單一的與顧客交往。后來我們又增加了一個售貨員,這樣一個人專賣蔬菜,一個人專賣葷菜,兩個售貨員之間也有了交往。
此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顧客之間也會進行交往,如“你今天買了什么菜?”“我穿的衣服漂亮嗎?”等,顧客與售貨員之間的對話,如“你好,你要買什么菜?”“歡迎你下次再來”、“再見”。這些做法不僅擴展了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角色之間的相互交往,也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和生活經驗。
并且讓他們知道和不同的角色交往要用不同的對話。 (3)處理角色游戲中的正確關系,發展幼兒的社交能力。
游戲本身有很強的自發性和創造性,教師在尊重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同時,以參謀和支持者身份出現,把教育意圖轉化為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保證角色游戲的目標,滲透到游戲過程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正確處理游戲過程中以下幾個關系。
第一、游戲中師生的關系。教師在游戲過程中除必要的、間接指導外,不要干預過多,更不能包辦代替,當然也不是放任自流。
老師的指導要有針對性,要選擇恰當的介入。
7.幼兒園小班給同伴的話
小班語言:寶寶的一天小班語言活動案例泗涇幼兒園 沈莉薇一、活動內容:寶寶的一天二、活動目標: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三、重點與難點:重 點:熟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體驗于老師、同伴一起生活的快樂。
難 點: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說說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的情感體驗。四、設計思路:l 認知經驗來自于寶寶的生活: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生活了近一個月了,從最初的哭鬧不休,到現在的情緒基本能穩定,更重要的是寶寶們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在這么多天的共同生活和相處中,孩子們對環境,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作息開始熟悉,逐漸形成了“生物鐘”現象:來園后的玩桌面游戲、玩區域活動;用點心前知道要小便洗手;然后做操、早鍛……l 語言素材從寶寶生活中來:結合對這些寶寶的語言發展現狀的觀察與分析,同時為了課題研究的需要,對小班寶寶的語言教育刻不容緩,但從何入手呢?寶寶們的現實生活是最佳的素材來源。通過孩子們最為熟悉的生活背景,在打電話這種讓寶寶感到自己長大、滿足自己內心成就感的游戲活動中,激發幼兒說的愿望,因為我深知寶寶們對模仿大人的意愿是強烈的;在一問一答的電話交談中讓寶寶較為輕松的說完整話,并了解“提問——回答”的語境模式,為以后的語言交流打好基礎。
同說在說的過程中也是孩子邏輯思維運作的時刻——回憶自己在園的一天生活情景;用語言講自己的感知、想法用一兩句話說出來;嘗試概括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語言”在人際交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看似簡單的“電話游戲”以一種寬松的氛圍讓寶寶在玩玩、說說的過程中學說話,學著與人交往。兒童的學習不再為了學會而學,更多的是為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來源于生活的、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不僅是最容易被寶寶們接受的,更適合于他們的發展需要。
l 科研上的思考——策略的運用**情景示范法:活動一開始就以一段與大班孩子的合作表演導入主題,因為我們都知道小班孩子的思維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直觀形象的視聽覺的刺激;同時這段情景表演給了孩子們一定的示范,即了解寶寶與“媽媽”的對話是這個樣子的,在引發幼兒的興趣的同時也為接下來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情景中的一問一答的示范,讓孩子初步了解“問答模式”,解決了小班幼兒初入園中普遍出現的分不清什么是“提問”什么是“回答”的現象。
**提問引導法:打電話中老師可以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寶寶說完整話,并能說出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在“還在干什么?”的追問中引導寶寶積極思考,嘗試著說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答案”,對于小班孩子來說,語言教育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其中可見一斑,雖然是初步的,但能在引導孩子快樂的開口、說規范言語、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與同伴不一樣幼兒園生活中,激活思維,體驗與他人“不一樣”的快樂。(求新求異)**多媒體課件導入法與示范啟發法相結合:將孩子們平時的一日生活拍攝下來,以此為教學課件,利用實物投影儀將這些照片演示出,同時多媒體的運用起到了“示范啟發”的作用,讓寶寶們直觀的回憶出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內容,為以下的“電話游戲”中**扮演游戲法:小班的寶寶特別喜歡裝扮性的游戲活動,那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在心理上得到慰濟;在裝扮性游戲中老師的教與孩子的學的過程顯得自然又和諧,因為興趣駛然。
**材料暗示法:在游戲活動這一環中,我即有電話玩具、仿真電話的投放,也有替代物“積木”,有意識的不讓每個孩子都有“電話玩具”,試圖讓孩子能發揮想象,借助替代物進行電話游戲。**情感激勵法:當幼兒在活動中有較出色的表現時,老師立刻抓住時機進行肯定與表揚,如個別寶寶在回答時能嘗試的把話講完整、有些孩子能圍繞中心的講自己的答案說的與他人不一樣時,老師立刻以星星等粘貼紙作為獎勵,在肯定這些寶寶的行為表現同時,更激發其他孩子的模仿、遷移,形成同伴之間的榜樣示范作用。
五、環境與材料準備:l 經驗準備: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有初步的認識與感知。(在一些故事或游戲中認識人物“妞妞”)在區域或角色中玩過打電話的游戲,孩子們喜歡。
在老師的提醒下知道說話要完整。l 材料準備:(妞妞指偶一個;電話、手機玩具或替代物(積木)人手一個。)
小熊胖胖手偶一個;動物毛絨玩具與幼兒人數相等;電話機人手一部;在每張桌子上放一至兩個玩具合相應的電話機,并放上代表電話號碼的數字卡片;(請一個大班幼兒扮演“妞妞”;老師扮演媽媽)請一位老師扮演小動物甲,與老師進行情景表演實物投影儀,幼兒一日生活的相關照片六、活動流程:多媒體演示 ——→ 情景感知 ——→ 游戲感知 ——→分享提升七、活動過程:一)多媒體演示:1、出示指偶“妞妞”:與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你們還記得我是誰嗎?”“我可喜歡在幼兒園生活了,想不想知道我在幼兒。
8.如何在班級中通過同伴結對讓幼兒學會適宜的社會性行為
在班級中通過同伴結對讓幼兒學會適宜的社會性行為的方法:(1)選擇幾個能勝任的幼兒來與其他幼兒結對。
能夠勝任結對的幼 兒的重要特點包括:有積極的態度、有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有好 的語言技能、有幫助別人的熱情、身體健康等。(2)在有社會性互動機會的時候,比如區域活動時間或者戶外游戲 時,讓幼兒跟同伴結對。
(3)在有組織的群體活動比如圓圈活動中,讓有問題行為的幼兒坐在兩個社會性技能良好的同伴之間。(4)確保有好幾個幼兒做結對伙伴,否則結對的幼兒可能要負太多 責任而引起幼兒的行為困難。
(5)跟結對的幼兒解釋他能幫朋友學會游戲,通過這個特別的技能 可幫助別人,向他示范這個技能,以便他知道該怎么做。(6)告訴結對的幼兒,如果需要幫助一定要找你。
(7)確定這個結對的幼兒是個熱心人,感謝他幫助了朋友。
戶外線路
熱門文章
- 旅游攻略
- 旅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