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的經濟效益
1.如何看待體育產業發展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一)政府行政干預過多政府屬于非營利性機構,不能參與市場競爭,更不能直接壟斷經營權,這是政府機構的一般法則,是市場經濟對政府角色的基本要求。
然而,回顧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不難看出,政府行政部門在自身角色定位上存在盲區。盡管進行了改制,但這只是解決了名義上的身份,其實質并沒有發生改變,即擺脫行政主管的權威地位。
因此,如果政府不對自身角色定位進行深刻的改變,就會干涉職業體育產業正常的市場運作規律,這不利于其可持續發展。盡管政府行政干預可以推進職業體育產業的發展,但其給職業體育發展帶來的不利要大于利益。
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為了經濟效益、政績,有的政府部門不愿意將一些大型體育賽事交給社會其他方按照市場規律舉,經常是政府行政人員主動出面經營。這不僅影響了社會各方力量舉職業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而且還給政府體育部門的行政管理帶來了相當困難。
另一方面,政府行政干預不利于職業體育產業的市場化,不利于職業體育俱樂部之間的公平競爭,以及風險意識的形成,這導致了職業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利于其人才的最佳配置,最主要的是政府行政干預制約了職業體育經濟潛力的發揮,不利于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的健全和完善。(二)缺乏鼓勵其發展的優惠政策職業體育產業覆蓋面廣、波及力強,其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拉動消費、促進投資、解決就業等,還可以通過職業人員帶動全民參與體育鍛煉,增強全民身體素質。
因此制定職業體育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推動其發展以及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然而,關于采用什么政策鼓勵社會舉體育項目,引導并擴大體育消費,我國政府并沒有明確的政策可供參考。
目前,我國出臺的各類體育產業法律法規,大多都是采取一攬子的管理法,而對于管理的具體細節和各運動項目的規定模糊、不清晰,這使得法律法規缺乏可操作性,在其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前后矛盾的情況。(三)經營管理人才缺乏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不利于職業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因為職業體育產業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只懂體育知識的人才,還需要既懂體育,又懂管理、經濟等的綜合型人才。
而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是沿著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進行的,這種教育體系使得成績好的人只想考入理想的高等院校,根本不可能重視體育;而那些成績很難進入高等院校且體育能力強的學生,為了進入高等院校就選擇體育生這條道路,他們大多只能選擇體校、體育職業中?;蛘唧w育技術學校等培養體育人才的院校。綜合來看,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發展主要缺乏以下兩類人才:一是職業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的管理人才;二是體育產品的營銷人才和研發人才。
這嚴重制約了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四)無形資產開發力度欠缺在我國,對職業體育產業的無形資產開發始于體育產業化改革之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國家明確了體育要“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的基本思路。
改革后我國開始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進行職業體育產業無形資產的開發,使其開始進行多渠道、多種形式的開發和利用。但對于其無形資產價值的認識卻仍然不高,對其開發和利用水平不高,開發層次缺乏深度和廣度,市場化運作水平不高,收益率較低,使體育無形資產在我國整個體育產業中所占的份額不大、規模偏小,造成體育無形資產的嚴重流失。
比如,在舉大型體育賽事時,并沒有對其影視播放權、廣告經營權和商業贊助權等進行嚴格管制,從而導致體育無形資產的大面積流失。在我國,關于體育無形資產的理論研究也十分匱乏,更不用說設立專門的職業體育產業無形資產開發機構,與體育無形資產市場運營密切相關的中介、策劃、咨詢等服務組織發育遲緩,這使得無形資產管理嚴重滯后,很容易導致無形資產流失,開發雜亂無章,甚至各自為戰。
例如,2008年,我國利用奧運會的契機,對無形資產的開發不管是在觀念和認識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無形資產開發的內容更加豐富、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此外還有奧運會場地圖樣的裝飾品,如鳥巢和水立方等。
這些都是有形資產的體現,而對于體育賽事的徽標、冠名權等無形資產的重視和開發遠遠落后于有形資產。因此從整體上看,我國職業體育無形資產開發的規模和實際的經濟效益還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
2.體育的經濟功能
一、經濟的發展推動了體育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 衛星傳遞技術和互聯網傳播技術的廣泛應用,通過電視、網絡可以收看世界各地的精彩體育比賽,電視還豐富了比賽信息,各種各樣的比較和數字豐富了比賽中的激情和挑戰,使得比賽更具有誘惑力,高水平體育賽事在全球觀眾中的影響越來越大。
另外,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推動下,競技體育的規模日益擴大,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目前,在第三產業中,體育產業的增長速度迅速,比重越來越大,被譽為“朝陽產業。”
已經成為各國國民經濟中頗有前途的產業部門。在歐美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美國體育產業20世紀80 年代的總產值就超過600億美元,比石油化工(533億)、汽車( 531億)還多,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體育產值超過3000億美元,增長率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意大利以“足球工業”為主體的體育產業,其產值在20世紀80年代末達到24萬 億里拉(182.5 億美元),躋身于國內十大經濟部門,現在約為500億美元。
英國20世紀80年代末的體育產值為68.5億英鎊,其他發達國家如法國、德國等國家的體育產業都有相當龐大的規模。在日本,1990年的體育產業的年收入已達4.2萬億日元,在國內十大產業中排名第六。
體育產業被相當一部分專家學者視為國民經濟的第四大支柱產業。體育產業在發達國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重要經濟部門,是國民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體育運動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無限的商機 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奧運會的重要性日漸提升,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旅游業出生的尤伯羅斯去借助商業化運作,使第23屆奧運會大獲成功,最終盈利2.15億美元。首次實現了舉辦奧運會扭虧為盈。
正是商業、金錢和現代傳媒的大量介入,使奧運會在20世紀后半期從一只討人嫌的丑小鴨變成了一只嬌艷欲滴、光彩奪目的白天鵝,成為眾多國家爭奪的對象。體育現在已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并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
奧運會等大型國際性體育賽事已成為激活主辦國經濟的強大動力。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純利潤高達3億多美元,創歷屆奧運會最高記錄。
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奧林匹克景氣作用。”1964年的18屆東京奧運會促進了整個日本經濟的騰飛,加快了日本現代化的步伐。
舉辦奧運會還可以促進主辦國商業、貿易、旅游、交通、建筑、通訊、能源等各行各業的發展。主辦一屆奧運會其潛在經濟效能甚至能持續8年~10年,其經濟效益可達奧運投入的8年~10倍。
同奧運會一樣最受人矚目的世界杯,也給舉辦國帶來滾滾財源。如,意大利政府把職業足球看成是一種“無煙工業”,并且從中獲得了十分可觀的收益。
1989年政府從足球彩票中獲得7.33億美元,相當于上海寶鋼1991年利稅的1.5倍……。在經歷了長達6年的經濟衰退之后,世界杯給韓國帶來了1.76萬億韓元的效益,成為韓國經濟的轉折點。
提供了35萬個就業機會、還吸引了34萬外國游客,帶來了非??捎^的旅游收入,使韓國經濟得到復蘇。
戶外線路
熱門文章
- 旅游攻略
- 旅游資訊